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美国对华部分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中国相关产业影响几何

日期:2024年05月24日 10:53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观察者网 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美东时间5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美国对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及其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征收的大幅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该内容指出,拜登政府在维持前任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额度下,将同时提高其他关税,其中包括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提高4倍至100%以上,将半导体关税提高一倍至50%。

征税细节落地

据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为期30天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将于6月28日结束。该贸易机构正在征求意见,以便了解拟议的关税增加对美国经济(包括消费者)的影响。

该通知还提供了约387个受影响产品类别的具体关税代码,以及新的关税税率和实施日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预计于2025年和2026年开始征收的关税将于对应年份的1月1 日开始。

拜登政府表示,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就业,避免大量低价中国进口产品涌入美国。

据此前报道,美国将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钢铁、铝、关键矿产、太阳能电池、岸边起重机和医疗产品,同时保留特朗普时代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而在本次关税提升中,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均为拜登政府的提税重点。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涨幅最大,将从 25% 提高到 100%(在另外征收 2.5% 的关税基础上)。

电池则是中美交易额最大的产品品类之一,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目标中,锂离子电池占到132亿美元。该类别增长迅速,目前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第三大类别,仅次于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

今年开始,美国对华的车用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零件的关税税率将从7.5%增加到25%,2026年,美国则将对价值109亿美元的非车辆锂离子电池关税采取同样的变动方案。

美国加税,自损1000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社和路透社此前分析指出,拜登在大选前采取与其前任特朗普相同的对华加税的做法,明显违背了美国曾长期推行的自由贸易共识,此举只是想告诉选民,“他们都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针对拜登政府的加税政策,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强调,美方持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据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护主义举措也将对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破坏。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对观察者网表示,美国此举将造成贸易流动和结构变化。受影响的行业可能会看到显著的出口量减少,这将对中国相关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此外,美国企业可能会寻找其他供应商,以替代受关税影响的中国商品,这可能促使中国企业加紧寻找新的市场,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对于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余翔表示,“由于关税提高了采购成本,美国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策略,甚至考虑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这种供应链重组可能导致中美两国企业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调整成本。同时,关税的增加会直接增加相关产品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会被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影响美国国内的市场需求”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教授则对观察者网表示,“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关税,严重损害了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尤其在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前提下,美国塑造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的经贸利益。这种方式也会给美国消费者以及美国进口商带来提升成本等不利影响。”

此外,余翔还提到,“从经济影响来看,关税的增加将在短期内对中美两国的相关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贸易量下降、企业利润减少和消费者价格上升。从国际反应来看,加征关税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贸易秩序,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此政策可能促使中国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以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进而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惧竞争

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上,则需要具体区分产业来看,以美国本次透露的汽车、电池等首批重点加税产品为例,路透社在近日的相关报道中指出,美方的加收关税对于中国工业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中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在中国对美国总体汽车出口规模较小的前提下,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对中国电动车出海总体影响不大。根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吉利是唯一一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出口汽车 2217 辆。

而且,吉利旗下电动品牌极星(Polestar)作为第一家进入美国的中资电动车品牌,也有着自身规避困难的计划。去年,极星CEO Thomas Ingenlath在洛杉矶的首届极星品牌日上称,2024年年中,供应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极星3将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沃尔沃工厂生产。此举将帮助其绕开关税政策,甚至有望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获得税务补贴。

至于动力电池方面,国轩高科美洲业务副总裁陈瑞林则在此前回应表示,最新的关税政策对于电池企业影响不大。他认为目前国内电池生产成本较低,即便加税也不影响中国电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美国此举更大目的是期望产业转移。

海外研究机构TrendForce指出,中国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已经具有价格优势;即使关税增加,中国电池的成本仍低于美国制造的电池(后者价格高出一倍多)。此外,该机构还指出美国对中国电池有着持续依赖,美国汽车制造商仍需要更多时间来摆脱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

陈瑞林也提到,美国加收关税对于电池企业的出海计划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在他看来,任何国家想要建设新能源产业,就注定绕不开产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中国企业只要找到对应的合作伙伴,依靠自身技术,就不会因政策变动受到太大影响。

陈瑞林表示,国轩高科在2022年10月在密歇根州建立了正极材料厂,并于2023年9月在伊利诺伊州新建了动力电池工厂,此外,国轩高科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弗里蒙特工厂也拥有1GWh的产能规划。在他看来,在美工厂量产后,将有利于当地经济、民生,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当地的支持。

由于目前国产动力电池对美国纯电乘用车领域的出口量并不大,所以陈瑞林认为,按照当前政策来看,截至2026年前,关税的提升对于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影响都不会太大。而未来,在美国本土的产能落地后,其业务也将不受相关政策的影响。

贸易摩擦下,中国企业的胜负手

不过,蓝庆新也指出,由于美方近年来一意孤行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双方博弈至今已经导致贸易摩擦范围不断扩大,面向未来,恐怕双方很难恢复到过去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态势。

对此他提议,一方面受影响的中国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实现降低成本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应不断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诸如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途新兴市场,从而加深贸易市场的多元化,规避某些产品对美国的严重依赖。

余翔则认为,如果双方未能通过谈判解决分歧,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更多的制裁和反制措施。对此,受影响中国企业则需要在关税生效前后做两方面打算:“在关税生效前,中国企业应尽可能加速出口受影响的商品,以减少因关税增加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优化库存管理,确保在关税生效后仍有足够的产品供应,减少因供应链中断造成的影响。在关税生效后,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以分散风险。此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运营来降低成本,以应对关税增加带来的利润压缩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原标题:美国对华部分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中国相关产业影响几何?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109258c6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美国对华部分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中国相关产业影响几何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87) 热点(2567) 新闻(12818) 国际(5019) 娱乐(4210)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79) 音乐(2082) 民生(3477) 行业(223) 财经(1489) 股票(34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2)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3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71)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9) 社会(9634) 观点(997) 房产(1044) 汽车(25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9) 展会(4) 数码(203) 足球(219) 体育(969) 教育(1327) 高校(1570) 法制(2053) 军事(549) 游戏(236) 美女(17621)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2)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81)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140)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